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人類學與社會科學的發展
ANTHROPOLOGY AS A SOCIAL SCIENCE 
開課學期
99-1 
授課對象
文學院  人類學系  
授課教師
林開世 
課號
Anth4002 
課程識別碼
105 4187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四2,3,4(9:10~12:10) 
上課地點
水源人201 
備註
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
總人數上限:2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991socialscience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課程分為三個主題:
(1)首先透過知識史回顧,瞭解社會科學崛起的背景,以及其特定的歷史性格。特別是啟蒙時代的脈絡,脫離與對抗宗教與政治權威所帶給社會科學的影響,並討論這份遺產帶來的後果。

(2)透過各個學科的形成,包括其制度脈絡及知識假設,來瞭解我們今天社會科學知識的狀況。為何社會知識是如此分工?它們與殖民主義與冷戰結構的關係。
(3)人類學有知識的危機嗎?為什麼?來自後現代主義的挑戰是真的嗎?或者什麼是「啟蒙」?最後再問在全球化的脈絡下,人類學知識必須要有的轉化。

 

課程目標
這門課的宗旨在於定位人類學在西方知識發展中的位置,特別是相對於其他社會科學(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歷史學、地理學等),在今日人文知識領域分工中所扮演的角色。提供社會科學的一般概念,鼓勵同學涉獵古典著作,並提出人類學與其他學科交流與整合的可能。

 
課程要求
基本上,三個小時的課程中,一個半小時是以講授為主,另一個半小時則是修課的學生就講課的內容和閱讀的資料進一步討論。修課學生除了必須閱讀指定讀物外,上課前要交一篇上週指定讀物的摘要(500字以上)。期末要交一篇報告。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Adams, William Y.
1998 The Philosophical Roots of Anthropology. Stanford: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Information.
Herzfeld, Michael
1996 Anthropology: Theoretical Practice in Culture and Society. Malden;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Hampton, Norman著;李豐斌 譯
1984 啟蒙運動;台北:聯經。
修茲(Hughes, Stuart H.)著;李豐斌 譯
1981 ?意識與社會:1890年至1930年歐洲社會思想的新取向? (譯自:Consciousness and Society : The Reorientation of European Socail Thought 1890-1930);台北:聯經。
郭博文
2000 社會哲學的興起. 台北:允晨叢刊。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期末報告 
40% 
期末報告主題請於第十三週,寫好論文大綱與我確認,必須經過我們商討同意後,才可以動筆。 
2. 
摘要與課上討論 
6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